找到相关内容902篇,用时18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行深般若的第一步

    道理。  世人以为人生在一定时期之内可以是永恒的,是快乐的,是真实的,是有自体的。佛教说明人生——包括物质的和精神的——是刹那变幻无常的,是苦痛的,是空虚的,是无自体的。这便是的无常、、空、无我四行相。而这世间之是真实不虚,所以称为。有人感觉到人生的苦痛,因而相信佛教,便想从信仰佛教中能逃避了,或者想佛教能将自己从中拯救出来。这种逃避思想和依赖思想都是错误的,而这种希望也是不可能...

    周叔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73269467.html
  • 感受与四圣谛

    感受与四圣谛 印度内观研究所 四圣谛是佛陀教导的基本要素,在增支部(Anguttara Nikaya)里佛陀开示说: 对于那些亲身体验感受的禅修者,我所教导的就是的实相()、生起的实相...(nicchato)、成就了般涅盘(parinibbuta),完全地解脱。 因此,为了能体验及了知的实相(dukkha-sacca,)、生起的实相(samudaya-sacca,集谛)...

    葛印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284973620.html
  • 佛祖和佛教

    四谛也就是四个“真理”:、集谛、灭谛、道谛。“”是说人的一生到处都是,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其实都是。“集谛”指人受苦的原因。因为人有各种各样的欲望,将愿望付诸行动,就会出现相应的结果,那么在...就是要用各种自找吃的办法来求道,比如不吃不睡。悉达多也曾经用过这种修行法,结果弄得精神和体力几乎衰竭,仍然一无所得。后来他意识到,只有身体强壮,才能找到真理。于是,他开始注意锻炼身体和意志。 一天,他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40275654.html
  • 佛祖和佛教传说

    教诲。   释加牟尼把佛教解释为“四谛”,“”的意思是真理,四谛也就是四个“真理”:、集谛、灭谛、道谛。“”是说人的一生到处都是,生老病死喜怒哀乐其实都是。“集谛”指人受苦的原因。因为人...苦行僧学道。当时印度流行所谓“苦行”,就是要用各种自找吃的办法来求道,比如不吃不睡。悉达多也曾经用过这种修行法,结果弄得精神和体力几乎衰竭,仍然一无所得。后来他意识到,只有身体强壮,才能找到真理。于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10/01/07273896555.html
  • 从四圣谛到四弘誓愿─论大小乘佛教融和的开展

    誓愿”:   所谓,因为众生多,所以发愿“众生无边誓愿度”;   所谓集谛,因为由业集,所以发愿“烦恼无尽誓愿断”;   所谓...   此是,我已知;此是集,我已断;   此是灭,我已证;此是道,我已修。   、集二是迷界的世间因果,集是因,为果;灭、道二是悟界的出世间因果,道是因,灭为果。   苦集灭道&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5660104.html
  • 绮语及其分类

    等等,如果以爱乐心受持赞美、大声朗读、或者对他人宣说分别,都叫做绮语。如果为了辩论,为了显示内外教的胜劣差别,为了观察轮回的等等而宣说,不属绮语,因为并非以爱乐心宣说的缘故。   ③若所逼语:...才说绮语。   绮语的究竟,是才说绮语便已究竟。   下面宣说绮语七种分类:   此复七事相应,谓若宣说斗讼竞诤,若于外论或梵志咒,以爱乐心受持讽颂,若逼语如伤叹等,若戏笑游乐受欲等语,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

    |绮语|口业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4/0703558692.html
  • 生死关头无伴 唯修三福能安度

    的八、六等生死过患,希望你们能修习福德光明。 因为无始至今,我们一直是身陷在苦海当中,一刹那也不曾离开这些痛苦,如果连自己的处境都无法认清,又怎么可能将眼光放在解脱生死如此高的目标上呢?所以一定要先认识。但是,仅仅知道生死的痛苦仍不足够,还必须修习能去除痛苦的方便,才能摆脱痛苦。所以,龙树菩萨就说:希望你们能修习福德光明。 三种福者,谓三门善事,或施所生等三种善事。 “三...

    益西彭措堪布讲授

    无常||福报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12/21443619503.html
  • 紫虚居士:以唯识论的观点谈修行中的各种无明

    即断常二边)、戒取见(即执外道及一些不正当的邪戒)、见取见(即自大、未证谓证等)、邪见(即不正念、无因果、无三宝等错误见解)以及贪、嗔、痴、慢、疑五种恶见。详细区分则在三界的、集、灭、道四谛下,有欲界的身见、欲界的边见等,有欲界的身见集谛等,有欲界的身见道谛(即消除欲界身见之道)等及欲界的身见灭谛等,同样有色界的身见、身见灭谛等及无色界的身见、身见灭谛等,总计三界共有见惑88使及...

    药师山 紫虚居士

    唯识|无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9/13101129237.html
  • 法念住

    喜觉支,吸气,看到喜觉支,呼气。  看到轻安觉支,吸气,看到轻安觉支,呼气。  看到定觉支,吸气,看到定觉支,呼气。  看到舍觉支,吸气,看到舍觉支,呼气。收缩拉入,推出膨胀,如是反复练习。  看到,吸气,看到,呼气。看到随着吸气的收缩拉入而看得更清楚,吸气;看到随着呼出的推出膨胀而更增长,呼气。  看到集谛,吸气,看到集谛,呼气。  看到灭谛,吸气,看到灭谛,呼气。  看到道谛,...

    张大卿 弘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2148809.html
  • 绮语及其分类

    宣说分别,都叫做绮语。如果为了辩论,为了显示内外教的胜劣差别,为了观察轮回的等等而宣说,不属绮语,因为并非以爱乐心宣说的缘故。  ③若所逼语:譬如遭受种种身心痛苦而发出的伤心感叹之语等等。  ④...,是才说绮语便已究竟。  下面宣说绮语七种分类:  此复七事相应,谓若宣说斗讼竞诤,若于外论或梵志咒,以爱乐心受持讽颂,若逼语如伤叹等,若戏笑游乐受欲等语,若乐处众宣说王论臣论国论盗贼论等,若说醉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80750439.html